一、活动名称
“非”凡之星网络短视频大赛
二、活动目的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青年开始学习中文,并以此为桥梁从非洲出发走近中国、了解中国。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正用镜头记录自己眼中的中国故事,中非友好的动人时刻。
为进一步鼓励非洲中文学习者讲好中文学习故事、中非友好故事,用个性化的视角和态度表达对“中非交流”、“当代中国”的解读,在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下,浙江师范大学非洲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于2022年9月启动“非”凡之星网络短视频征集活动,面向非洲中文学习者公开征集评选优秀短视频作品,旨在旨在用短视频创作搭建非洲中文学习者交流互鉴的平台,展现中非青年蓬勃风貌,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互鉴,增进互相理解。
本项目后续将对获奖者进行短视频领域的专业培训,鼓励后续创作;同时,将依托浙江师范大学发起的“非洲国际中文教育联盟”,为在非企业和人才互通优选,搭建“中文+职业技能”发展通道。
三、组织机构
四、面向对象
本次比赛面向海内外非洲中文学习者,以个人、团队名义参赛均可。
五、参赛时间
2022年10月-11月
六、大赛咨询热线
0571-81959603
(一)官方专题页面并自媒体平台发布
创作者可登录“非”凡之星短视频大赛专题页面(etaa.chineseplus.net),填写相关报名材料,将作品按要求上传。
创作者在专题网页提交作品的同时,建议可通过个人账号分享原创视频。大赛组委会将对入围视频根据视频制作质量和传播效果进行综合考量,最终评选最佳传播奖。
(二)邮箱
以添加附件或网盘(百度/google Drive)链接的形式发送至etaa2022@163.com(邮件标题请著名“作者-作品名称-联系方式”),并填写作品信息附件。
本次大赛面向目前海内外非洲中文学习者征集,以个人、团队名义参赛均可。作品形态不限,鼓励充分利用创意宣传片、VLOG、微短剧等表现形式,充分利用声画、剪辑技巧、特效等技术手段。
作品格式可采用MP4、FLV、MOV、MPG、MPEG、AVI等视频标准格式;时长在5分钟以内;分辨率不得小于720×576(手机拍摄建议调至最高分辨率)。如有视频解说旁白需用中文阐述,字幕为简体中文;要求视频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提供短视频对应文稿,不少于200字。
参赛作品须内容积极向上,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宗教与种族歧视等内容,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严禁剽窃、抄袭,不得植入广告,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参赛作品的版权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大赛组委会尊重并保障参赛作品的著作权,视频所涉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负责。大赛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拥有参赛视频的使用权(不另付稿酬),保留对视频的后期技术处理权,使用方式包括用于公益宣传或提供给相关媒体播放等。
特等奖1个,奖金5000元;
一等奖3个,奖金3000元;
二等奖5个,奖金1500元;
三等奖10个,奖金1000元;
最佳人气奖、最佳传播奖各若干名,奖金1000元;
优秀组织单位或个人颁发优秀组织奖,奖金2000元。
组委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评选各等级奖项。其中,最佳人气奖由活动官网网络评选得出,最佳传播奖综合考虑根据创作者作品上传平台的点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量化指标得出;专家评分依据思想性、创新性、艺术性、认可度作出。
所有获奖作品评审后即在短视频大赛官网公示一周,无异议方为有效。奖金、证书待活动结束后统一发放。
技术支持: 五洲汉风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